徐达内:微信视频号,更微信还是更视频?
前些天听白鸦说了些关于视频号的产品推演,算是继潘乱那天之后我在一个直播间里停留时间最久的了,哈哈,没有颜值的中年大叔要想留住直播观众,拿出肚子里的干货也还是可行的。
再之前,在新榜北京办公室里参加了一个视频号沙龙,这期间也和新世相的张伟、军武次位面的曾航、震惊文化的樊不凡搞了点头脑风暴。结合白鸦谈到的,发现里面还是有些能碰撞的点,想到什么记下来什么,不一定对。
先抛几个结论:
1. 视频号的优势在于社交关系加持下的人,源自圈层社交的真实人格化内容在视频号里会比在抖音里更有分发机会,强感官刺激型的表演型内容反而会遭遇一定的社交分享压力,人畜无害的情感鸡汤注定数据最好。
2. 中年大叔们的坐而论道可能迎来春天,三五好友,志趣相投,“懂的入”比“看热闹”有价值。但大叔们也需要提升下视觉表达,毕竟是视频。
3. 更低门槛,视频号比公众号更容易催生UGC,更多长尾,海量的小而美机会。
4. 对于视频号创作者来说,这是个长赛道,滚雪球式的长赛道,有复利,但需要时间积累。
5. 广告电商打赏知识付费都成立,结合小程序、私域运营,本地商家能获得此前没有的机会。
6. 视频号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社交和算法双重推荐机制,能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现同道,相遇相知。
先说这个,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供给侧的量。
从上手的角度来说,拍视频的难度更低,我们的老爹老妈在家人群、朋友圈里发的那些视频就是例子,去了一个景点、参加一个聚会,拍条视频都是很容易,没有心理负担的事。
但是,文字创作就难了。我经常和人说,写个500字的通顺文章其实对绝大部分人都是很难的,白鸦更狠,他昨天说,能在朋友圈里编个200字,把一个事情讲清楚,这种人的数量在全中国也就是几十万级的。14亿人啊,几十万级,这是几千分之一的比例。
所以,如果只从上手门槛的角度来说,显然视频比文字更容易,这也是快手抖音为什么能那么快获取海量上传作品的原因,快手刚发的招股说明书里说了,今年上半年快手的创作者有1.26亿,平均每月上传短视频超过11亿条,算下来,快手创作者平均每个月在快手上传9条短视频,平均三到四天发一条。
但是,门槛只是上手啊。
对于持续创作来说,确实文字看上去门槛高,但这种相对高门槛也就形成了能力筛选,所以,迈过了门槛,后面的持续创作反而会相对更有保障,会者不难嘛。所以,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到现在,8年多了,总共累计也就三四千万的注册开通量,一个人或者机构如果不是做了一定的持续创作自我评估,又怎么会去开通注册?(当然,后续弃更比例也还是很大的)
视频上手是容易,拿起手机就能拍了,但是真要拍好、剪好,其实是非常难的,也挺花钱,而且一般都需要团队协作。它是进入门槛低、持续运营难。这两年因为抖音的兴盛,出来不少短视频MCN,但如果看总体财务状况、平均利润率水平,其实远不及同样处于头部的图文公众号团队,主要就是因为持续运营成本太高了(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和抖音对流量实行强力控制有关)。
插一句。抖快,特别是快手,其实完成了一个特别重大的心理建设,就是,“视频拍成这样也能发表?”
上一篇:视频号如何推广涨粉?